前言:自“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多次強調改革的重要性,要求打好改革組合拳,激發釋放縣鎮村發展的活力動力。為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引導鼓勵各地堅持改革開路、干字為先、主動作為,日前,由省委改革辦組織遴選的《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出爐,首批公布的10個典型案例聚焦各地在深化民生領域改革方面的經驗做法,示范帶動全省基層比學趕超,彰顯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的決心、力度和成效。
10月22日,省委改革辦發布了首批10個民生領域改革主題典型案例。其中,中山火炬開發區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案例成功入選,大篇幅介紹我校與中山十大產業鏈上重點企業共建19個黨支部構建“鏈上黨建”工作體系,推動實施教師“深海探珠”計劃,將企業一線的崗位標準、生產工藝、生產任務轉化為“三教”改革的“金”師、“金”課、“金”教材等方面的改革經驗和顯著成效。
此次入選的《中山火炬開發區大力構建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案例,以轄區內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中山市火炬科學技術學校等職業教育院校的改革為重點,從“優化教學資源和專業設置,提升院校關鍵辦學能力”“健全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打造‘雙師型’優秀教師隊伍”“構建階梯式培養機制,拓寬學生多樣化成長通道”“打造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完善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等方面,介紹了中山火炬開發區大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做法和成效。
近年來,中山火炬開發區堅持以教促產、以產促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持續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搭建產教融合平臺,逐步形成教育和產業緊密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案例介紹了我校作為園區內的高職院校,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圍繞黨建引領、專業優化、科教融匯聚焦發力,通過構建“黨建鑄魂+特色育人”大思政格局、堅持專業“留強汰弱”、實施教師“深海探珠”計劃、優化“崗課賽證”培養模式、完善中高職銜接培養體系、打造產教融合新平臺、建立“場租減免+科技服務+政府津貼+項目補貼+資源共享”組合式激勵機制等特色做法,在“院園融合”的特色發展基礎上,不斷迭代產教融合組織新形態,在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方面卓有成效。
目前,我校獲批1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形成“一尖(包裝)五強(光電、健康、裝備、數媒、財商)”的“國家級產業園-高水平專業群”生態,國家“雙高”專業群牽頭專業連續排名全國同類第一。2023年,我校被評為全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50強”,并獲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歷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70%以上的畢業生留在大灣區;組建18支科研創新團隊,組織博士教授奔赴基層一線服務企業和鄉村,助力企業“工改”“技改”,并打造出“一條魚致富一條村”“一枚果創生一條鏈”等中山鄉村振興品牌,為推動職業教育建設改革、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了解,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全省各地圍繞構建縣域產業發展動力機制、鎮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動力機制,深入推進集成式改革,在探索農村土地綜合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深化民生領域改革、激勵干部群眾投身“百千萬工程”等方面形成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
10月21日上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討論了《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等文件稿,聽取了全省和部分市縣“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情況的匯報或書面匯報,以及有關省直單位關于縣域多元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縣域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財政支持縣域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擴面提質、構建鎮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動力機制等情況的書面匯報。
會議強調,“要有力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實,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充分激發釋放縣鎮村發展的活力動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圍繞各地報送的300多個改革典型案例,省委改革辦綜合考量案例的創新性、典型性、可復制性,經多輪研究篩選,已從中選出40個典型案例,分深化民生領域改革、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農村土地綜合改革、激勵干部群眾投身“百千萬工程”等4個主題,并計劃將這些典型案例分4批、每批10個陸續公開發布,通過典型案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走深走實,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朱俊
總編:樊向前
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