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櫛風沐雨二十載,風禾盡起灼韶華。建校二十年來,學校涌現了一大批優秀教職員工,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他們牢記“立德、明志、精業、惟新”的校訓,奮斗在服務人民和產業發展的各個崗位。他們心懷夢想,逐光前行,愛國奉獻。
歲月流金,初心如磐。為慶祝學校建校20周年,近期,我們開啟【20年,20人】校慶宣傳專欄,通過采訪校友、教師、學生等典型人物,講述建校20年以來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真實、全面、生動地展示學校發展歷程和辦學成果,讓更多“火大”故事被分享、傳播,讓“火大”精神歷久彌新、不斷傳承。金秋九月,師恩難忘;講臺三尺,點亮夢想。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的“好老師”,聆聽他們的職教故事和育人理念,同時向每一位敬業奉獻、默默耕耘的老師致以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人物名片:馮嫦,中共黨員,裝備智造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教研室副主任。2023年中山市優秀教師,獲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總決賽一等獎。廣東省精品開放課、廣東省首批課堂革命典型案例課程、廣東省繼續教育優質課程負責人。曾帶領教學團隊分別獲廣東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3項,獲廣東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三等獎2項。
個人曾獲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山市優秀教師;主持及參與課題30余項,其中主持省級課題6項,發表論文30余篇,專利20余項。指導學生獲全國高職院校“發明杯”大學生專利創新大賽一等獎、廣東省學生職業技能競賽一等獎等國家和省市級各類技能大賽獎項20余項。
2023年11月25日,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學校裝備智造學院馮嫦老師帶領的教師團隊,在與來自全國各地的278支教師團隊同臺競技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一等獎,成為學校歷史上第一個闖進該大賽全國總決賽并獲得一等獎的教學團隊,實現了學校在該項賽事“進決賽”和“獲獎”的“雙突破”。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馮嫦老師認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而教師則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她立足教學一線崗位19年,不僅努力成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更是爭當學生逐夢前行的引路人。“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教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內涵、重要性和意義。”她說,“因此,我也越發感到身上有了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教書育人的主要陣地。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教師,馮嫦時刻謹記做好自己的首要工作——教書。“想要教得好,自然就得課外下功夫。”她說,“要利用課余時間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時刻心系學生,在教的同時,多思、多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去了解學生專業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各樣‘惑’。”
“教”無定法是馮嫦堅持的原則。她的每一屆學生有高考生、中職生等不同類型的生源等,每個學生群體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個性。如何選擇和使用適合自己、滿足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愿意、樂意學習知識和技能,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成為她經常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她從不機械式地模仿別人的做法,而是靈活地去學習、去總結屬于自己的教法,而是通過各種線上線下培訓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學習和鉆研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總結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同時總結專業課程的特點及實訓情況,與課程團隊成員重新整合所講授課程的項目內容。
馮嫦老師在教學能力比賽已經拿過三次省賽一等獎,為了在2023年教學大賽中實現全新的突破,她帶來了一個“狠心”的“奇思妙想”——決定將自己打造的省級優質課程《工業自動化控制技術》教學內容“推倒重來”,要將目前產業企業最新的東西融入課程中去。該課程是馮嫦主持建設并新開的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經過十余年的課程不斷更新與改革,課程建設為省級精品開放課程、省級課堂革命典型案例、省級繼續教育優質課。多年的教學實戰經驗讓她堅信“教無定法”,只有堅持“變化創新”才是教學“永恒不變的定律”,才能真正為“三教”改革帶來有效的破局。無疑,“深海探珠、煉珠入課”成為破解困局的“法寶”。
為了把原有的課程“完全推倒”,她帶領團隊結合數字化轉型的制造業發展趨勢以及廣東省制造業當家的政策和中山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走訪了十余家裝備制造類企業,了解企業引入數字化產線新技術、針對原有的產線設備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革,為教學資源注入新的技術元素。為了盡快學好新技術,重構課程內容,更新建設教學資源,團隊利用平時空余的時間集中到企業學習,利用最快的速度將數字化工廠產線新業態的新技術融入課程,完成課程建設計劃。
“課程不可能一成不變或原地踏步,必須結合產業發展實際而適時創新優化。”馮嫦認為,“只有這樣教學內容才可以更加貼近產業和企業對技術人才的培養需求,更能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特色。”同時經過教學能力大賽的備賽,她所帶領的教學團隊整體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實現“雙提升”,為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注入新動力。
正是利用這個“推倒重來”的課程,經過團隊多次打磨的《數字化產線設計與孿生驗證》參賽作品在省賽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獲得省賽一等獎后又順利通過國賽遴選,成為學校第一個“沖出”廣東省、闖進全國教學能力比賽決賽的教學團隊,并最終斬獲全國決賽一等獎,成為學校首支登頂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的教學團隊。
高水平的教學能力比賽是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的教師團隊同臺競技比拼的舞臺,尤其想在國家級大賽這個舞臺勝出,每個人都得“剝掉一層皮”,這是很多參賽教師的同感。作為多次參賽的團隊負責人,馮嫦很有經驗,獲得省級大賽一等獎三次。2023年是學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關鍵年,為了學校,也為了提升自己,她決定再次帶領團隊參賽,帶著學校的期盼,再一次“出征”。
為了更好地打磨參賽作品,馮嫦團隊針對作品內容先后走訪10余家校企合作企業,并自費到企業培訓10余次,“調研+培訓”的備賽模式持續兩個月,最終團隊順利完成參賽內容的挖掘與重塑,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創新點,更加彰顯了亮點和特色。通過校賽遴選后,馮嫦與團隊成員經過數次打磨修改,最終確定《數字化產線設計與孿生驗證》參賽作品內容。
從校賽到省賽再到國賽,從暑假一直到11月下旬國賽結束,馮嫦需要經常加班工作,這個過程受影響最大的是家中的孩子,以及身體不好、年邁的父母。馮嫦在工作的時候會接到小女兒打電話來哭著喊著要“媽媽”,但她每次都只能簡單安慰一句“媽媽現在手上的工作要盡快完成,晚一點就回去陪你,女兒乖”,但她總是“食言”,因為回去的時候女兒已經睡著了。第二天早上,小女兒起床第一句話就是“媽媽還沒回來呀”,其實那時馮嫦已經早早又出門了,每次想起來都讓她覺得自己太狠心了。
馮嫦老師的團隊里,有一位“特殊的成員”——劉慶倫老師。他和馮嫦老師在比賽團隊中是“戰友”,在生活中他們是一對夫妻。兩人自2020年組隊參賽以來,他們應該算是經驗豐富的夫妻檔了。當有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的時候,巨大的工作壓力也會對兩個人的情緒產生強烈的影響。
在組織參賽材料期間,馮嫦與劉慶倫這對夫妻的溝通可以說是從工作時間延續到生活中,甚至是每時每刻。她主要負責設計和構思,劉慶倫老師負責實踐和落實,兩人各司其職,但有時候也會有矛盾。在備賽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使用教具、數字化手段進行決賽現場教學展示,兩人在激烈討論中既有好點子靈光一現的喜悅,也會有意見不統一時的爭吵,也有一次一次反復錄制視頻不斷失敗的煩惱,更有教具設計不斷嘗試失敗的痛苦經歷,甚至曾有隊友開玩笑說“稍有不慎,這夫妻關系都玄了”。但他們明白,作為現場決賽并肩前行的“戰友”,兩人目標一致,必須互相體諒、互相包容,攻克比賽中難度最大的一環。
“學校大力支持我們整個團隊,很多領導和其他老師都在幫助我們這個團隊,我們一定不能辜負學校和團隊成員,更不能辜負大家共同付出和努力。”馮嫦說。值得高興和欣慰的是,馮嫦團隊當時在國賽的現場決賽中發揮出色,最終獲得國賽一等獎。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立德樹人是必須落實好的根本任務,尤其面對多元化的職業院校生源,教會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是重點,教會學生做人和做事是關鍵,教會學生如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是核心。”馮嫦說,“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切實承擔好鑄魂育人的時代重任。”
在教學過程中,馮嫦非常注重與學生“情感交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注重培養學生的信心、學習的能力并學會理性規劃職業人生,以激勵和引導為主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的學生。她認為高職院校的教師要真正做好學生的“引路人”,還必須具備“愛心、耐心和責任心”。隨著工作經歷的不斷豐富,她會通過課中言傳身教、諄諄教導,用一個個由淺入深的課堂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用課后科研項目、創新創業、技能競賽等與專業知識深度融合的教學方式,鼓勵和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引導學生學會應用專業知識,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科學精神等。
“老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要想做好學生的引路人,自己先要立德修身,講師德、鑄師魂、正師風,爭做師者表率、德行典范。”馮嫦說。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她時刻提醒自己用實際行動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要讓學生對你更信服,要多傾聽、多交流、多鼓勵,在學習和生活中了解學生、理解學生,幫助他們點燃心中理想的火種,讓他們更加自信自強,更加健康地成長成才,把個人的青春夢、成才夢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并為之奮斗拼搏。
寄語學生: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學校的驕傲,也是未來社會的希望。希望你們能夠珍惜在校的時光,不負韶華,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少挑戰與困難,你們都要保持初心,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記住,成功永遠屬于那些勇于攀登、不畏艱難的人。愿你們前程似錦,未來可期!
祝福學校:我想對學校表達最深的敬意與祝福,衷心祝愿學校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繼續乘風破浪、再創輝煌,成為職業教育領域的標桿,引領更多青年學子走向成功,為社會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朱俊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