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櫛風沐雨二十載,風禾盡起灼韶華。建校二十年來,學校涌現了一大批優秀教職員工,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他們牢記“立德、明志、精業、惟新”的校訓,奮斗在服務人民和產業發展的各個崗位。他們心懷夢想,逐光前行,愛國奉獻。
歲月流金,初心如磐。為慶祝學校建校20周年,近期,我們開啟【20年,20人】校慶宣傳專欄,通過采訪校友、教師、學生等典型人物,講述建校20年以來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真實、全面、生動地展示學校發展歷程和辦學成果,讓更多“火大”故事被分享、傳播,讓“火大”精神歷久彌新、不斷傳承。
朝乾夕惕,瓜瓞綿綿。二十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活躍在產業發展的不同領域,奮斗在為人民服務的各個崗位。讓我們一起了解他們的故事和成就,激勵和引導每一位“火大”學子以優秀校友為榜樣,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錘煉高尚品格、追逐青春理想。

人物名片:楊曉玲,健康產業學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2014屆畢業生,現任萬華化學(廣東)有限公司質檢中心副經理。在校期間連續兩年獲國家級獎學金,2012年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競賽”個人三等獎、2013年榮獲“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二等獎,連續三年獲學校一等獎學金。
主要成就:連續三年榮獲萬華化學集團及萬華寧波“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18年榮獲萬華廣東“突出員工”榮譽稱號;2019年榮獲萬華廣東“技能之星”榮譽稱號;2018年、2021年榮獲萬華廣東“質量之星”榮譽稱號;2020-2021年連續兩年榮獲萬華化學(寧波)有限公司“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21-2022年榮獲萬華化學集團“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 榮譽稱號;2020年晉升為萬華廣東首名技師;2023年晉升為萬華廣東首名高級技師;2024年獲評工程師職稱。
人生格言:時間在哪,結果就體現在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們的母校迎來了二十歲生日,我心中滿是感慨與自豪。在學校度過的三年時光,如同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每一筆每一畫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學校的實驗室,那是一個充滿“神秘魔法”的地方,也占據了我最多的時間。
還記得,我從大一開始就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從技能大賽成員篩選、到省賽備戰、到晉級國賽、到國賽獲獎,在實驗室,我們留下太多忙碌的身影。我與同學經歷過無數次實驗操作練習及反思總結,從最初的不熟練到后來的標準操作,一次次得到更精確的數據。實驗臺上,五顏六色的試劑瓶整齊排列,蘊含著無盡的可能,在這里,我們每一個實驗者,用智慧和勇氣,揭開化學世界的神秘面紗,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奇跡。
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老師們的關愛與教導,他們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還有同學們的相互幫助與關懷,讓我在困惑和彷徨的時候感到溫暖。感謝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讓我學會了坦然面對挫折,持續進步。同時,我更要感恩母校,她見證了我的成長,給予了我無數的溫暖和力量,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我永遠的精神家園。

2011年,我滿懷憧憬地踏入大學校門,心中對未來充滿期待和規劃。當時,我為自己的大學三年做好了規劃——
首先,我希望在學業上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要認真對待每一門課程,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課后主動完成作業和拓展閱讀,爭取每學年都能獲得獎學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學費,從而減輕家里的負擔,為自己的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我渴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我計劃參加各種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如加入志愿者協會,參與組織校園活動,為同學們及敬老院服務,同時也積累寶貴的經驗。
再者,我還堅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看書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打乒乓球能夠鍛煉身體和提高反應能力,要保持一兩樣個人興趣愛好,讓自己充滿活力,課余生活更加充實。
最后,關于未來的職業,我期待能夠在自己所學的專業領域內有所建樹。通過實習和參加相關項目,積累實踐經驗,為畢業后順利進入理想的企業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初入大學的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我將為實現這些目標而不懈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弱點,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同時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平衡學習和生活,培養良好的自律習慣。

在求學的時光里,我始終以認真和敬畏的態度對待學業。每一門課程都是知識的寶庫,我深知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挖掘到其中的珍寶。課堂上,我會全神貫注地聽講,認真記錄老師所講的重點,積極參與互動,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課后,我會仔細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并主動到圖書館閱讀相關的參考書籍和文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然而,學習和生活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我也遇到過不少困難。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我曾因交不起學費而陷入困境,我親愛的舍友們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她們的幫助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友情的珍貴和力量。初入校園新環境,她們就是我的家人,給予我支持和鼓勵,承載著對我的關愛和信任。將來,我也會像她們一樣,在他人遇到困難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另外,我參加技能競賽備賽訓練時,在某些實驗環節陷入困境、一籌莫展之際,我的三位老師耐心地傾聽我的困惑,仔細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用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為我精心解答,給予了我繼續探索的勇氣和動力。正因為有老師的指導和鼓勵,我不再畏懼困難,更加堅定了追求真理的信念,最后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通過這些經歷,我深刻感悟到困難并不可怕,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積極的行動,每一次迎難而上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讓我變得更加堅韌和自信。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遇到何種挑戰,我都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應對。
畢業后,我順利通過萬華公司的競聘,在質檢部門從事檢測分析工作。我一直堅持學習并苦練基本功,近10年來,從一名基層學徒工到部門副經理,實現了職業生涯的華麗“變身”——
2014年,我剛入職萬華,在煙臺萬華集團以學徒工的身份,在師傅的帶領下學習掌握異氰酸酯等產品的分析檢測,做到獨立頂崗;
2015年,我被調到萬華寧波分公司學習,掌握了水性丙烯酸及聚氨酯等分析檢測技術,并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上崗資質,成為一名正式員工;
2016年,我調回珠海,在萬華廣東參加實驗室的籌建工作,主要負責儀器調試與方法建立等工作;
2023年,我晉升為萬華廣東首名高級技師,并成為質檢中心副經理,成為萬華廣東公司唯一一名女性且最年輕的管理者,帶領整個團隊持續為公司創造價值。
天道酬勤,只有深耕專業,堅持探索創新,才能實現個人可持續發展。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也遇到過業務不熟悉、工作壓力大等問題,但只有積極應對,才能在工作中實現個人成長和進步,“認真學習和努力工作永遠是主題”,不要忘記自己的信念,更不要停下奮斗的腳步。

同時,我深刻體會到創新在工作中的重要意義。10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學徒的時候,我就不滿足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而是積極思考并大膽嘗試新的方法和技術。在傳統的手工操作中,我探索自動化改造,不斷對分析方法進行優化,提出了全新的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幅度降低了分析成本。隨著經驗的積累,我的創新視野更加廣闊,后來作為中心負責人,我也經常鼓勵團隊成員勇于創新,組織召開創新研討會,讓大家分享新的想法和創意,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從2020年至今,我帶領團隊運用質量工具SPC進行數據控制分析,每年對實驗裝置開展減樣方案研討,樣品量下降30%以上,分析成本同比下降20%,分析成本下降100余萬元以上,積極助力公司降本提效工作。另外,我還將創新融入管理模式中,探索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如組織架構變革、目標管理優化等,根據部門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應用,有效提高團隊的執行力和凝聚力。在這幾年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創新精神是我在工作中不斷進步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動力,也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對于未來,我滿懷期待。我希望能夠在自己的職業領域繼續深耕,學習更前沿的技術和理念,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努力成為行業內的專家,憑借自己的專業能力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也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作為一名黨員,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做到“為民造福,為黨奉獻,為國分憂”。
寄語師弟師妹:大學時光是無比珍貴的,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學業上要刻苦努力,扎實掌握專業知識,這是你們未來立足社會的根本。同時,要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不要害怕困難和挫折,每一次的跌倒都是成長的機會。勇敢地去嘗試新事物,拓展自己的邊界。要學會合作,團隊的力量永遠大于個人。最后,要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夢想的追求,相信自己有無限潛力。愿你們都能在大學中收獲滿滿,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祝福母校:在母校建校二十周年之際,我衷心祝愿學校越來越好,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創造更多的輝煌!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學校的明天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朱俊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