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櫛風沐雨二十載,風禾盡起灼韶華。建校二十年來,學校涌現了一大批優秀教職員工,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他們牢記“立德、明志、精業、惟新”的校訓,奮斗在服務人民和產業發展的各個崗位。他們心懷夢想,逐光前行,愛國奉獻。
歲月流金,初心如磐。為慶祝學校建校20周年,近期,我們開啟【20年,20人】校慶宣傳專欄,通過采訪校友、教師、學生等典型人物,講述建校20年以來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真實、全面、生動地展示學校發展歷程和辦學成果,讓更多“火大”故事被分享、傳播,讓“火大”精神歷久彌新、不斷傳承。
朝乾夕惕,瓜瓞綿綿。二十年來,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活躍在產業發展的不同領域,奮斗在為人民服務的各個崗位。讓我們一起了解他們的故事和成就,激勵和引導每一位“火大”學子以優秀校友為榜樣,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錘煉高尚品格、追逐青春理想。

人物名片:廖世鋒,光電信息學院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2017屆校友,東莞市蜂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在校期間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二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長期擔任班長。
主要成就:作為一家充滿活力的跨境電商企業,蜂億公司目前旗下員工100余人,業務涉及亞馬遜、Temeo、Shein、美客多等多個國際知名電商平臺,將精選商品銷往全球各地。憑借創新的營銷策略和卓越的客戶服務,蜂億公司在跨境電商領域迅速崛起,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購物體驗。
當談及當初為何選擇創業,廖世鋒用“自己的想法很簡單”來回答——大概是2017年11月的時候,他畢業參加工作半年左右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最開始是希望日后擁有更好的經濟條件,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更多“可能性”,同時也想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但他也坦言,創業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或輕而易舉。
“剛開始創業,困難還是挺多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他說,“第一,缺方向。其實,改革創新在創業過程中更重要,也更容易帶來機會,但這個很看時機,時機來了你要有能力和準備去把握住。第二,缺資金。因為跨境電商回款周期比較長,前期如果訂單增長比較快,就需要比較多的資金。當然現在金融業發展豐富多樣,很多同行都會通過借貸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當時也是這樣,但借貸也有風險,前提是我們要把握好自己的償還能力,做好資金使用計劃,另外也可以考慮引入其他投資人進行融資。”
創業八年,廖世鋒最大的感觸是“目標一定要明確”。這是他早在10年前成為“火大”學生后,就有深刻的體會。“作為一名大學生,首要任務是學習。”他說,“這需要為自己定下學業方面的目標,然后還要在實踐探索方面多嘗試,反正不能盲目,要明確方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同時要付諸行動。”因此,大學三年,他成績優異并多次獲得獎學金,更是班干部,不斷提升個人的素質和能力。
他認為,學習要有目標,創業更需要有目標,最好先確定一個10年不變的方向,然后為之努力和奮進,同時還要在自己創業的領域潛心鉆研。“因為我們做過很多平臺,也遇到各種不穩定的因素,導致前面做的事情并沒有積累成為經驗,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挺迷茫的。”他說,“不過,慶幸的是每次變化或困難,自己都能堅持不放棄,最后都能‘活’下來了。運氣是有的,但我認為關鍵還是要有清晰的目標,然后腳踏實地勇敢向前進。目標不能‘朝三暮四’,不然在復雜多變的市場里,很容易就會‘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寄語師弟師妹:一定要多讀書,知識能讓人的思維格局更上一層樓。創業挺難的,假如真的想走創業這條路,可以先深入了解一下自己想創業的那個領域的現狀和前景,看看身邊有無志同道合、努力肯干、執行力高的合適人選,這樣成功的概率會高點。其實,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祝愿有意創業的師弟師妹們未來都能找到自己的賽道,堅守初心、奮力前行并且取得成功。
祝福母校:二十載風雨兼程,鑄就今日輝煌。值此20周年校慶之際,愿母校桃李滿天下,英才輩出,成為培育未來領袖的搖籃,祝福母校蒸蒸日上,未來更上一層樓。
撰稿|編輯:鐘嘉妍
責編:朱俊
總編:樊向前
稿件來源:組織宣傳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