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大學是一個微縮的社會。”既然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縮影也就會發生形形色色的事件,為了避免卷入違法犯罪事件我們除了要調整好心態以外更要知法守法。那么就通過今天的法制宣傳教育篇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知法
我們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要想不走錯路
必須鋪設好自己的人生軌道
這就是要注意學習法律知識
增強法制觀念
否則
便會因為不知法
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下面就是一些真實的案例
重慶某大學學生劉某3年偷書1500多本,價值3萬多元。在渝中區法院審判時,稱以為偷書是不良行為,不知道是犯罪。被以盜竊罪判處3年有期徒刑。
某學院一男生,家境貧寒,同寢室一同學卻很有錢,心生嫉妒,想劫富濟貧。在得知寢室同學銀行卡密碼后,趁同學不在寢室之機,將銀行卡盜竊。知道取款機有攝像頭,于是戴上帽子和大口罩,蒙面取款1500元。僅兩天,警方就將其作為重大嫌疑,拘留逮捕,并送交檢察院追究其盜竊罪刑事責任。
這些都是因為缺少法律常識
才會發生的案件
所以知法懂法刻不容緩
而在大學生常見的非法犯罪案例中
刑法有如下規定
故意傷害罪
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盜竊罪
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嚴重的。
交通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詐騙罪
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打架斗毆,尋釁滋事
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為故意傷害罪。(輕傷以上)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網絡犯罪
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后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二)發布有關制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守法
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
高校將一個無知的人送到社會
就會給社會增加一份危險
事實也的確如此
從偷書事件到盜取錢財事件
不僅體現了
法制案件已經屢見不鮮
并且說明了
大學生法制教育勢在必行
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理應具備法治意識和法制觀念,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更應該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對安全教育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安全
第一,需要大學生與身邊人的相互關心和照顧,形成有效互助的社會支持系統,避免危機狀態出現。大學生可以通過來自家庭成員、親友、同事、團體、組織和社區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和幫助,并以此支持和幫助來獲得減輕心理應激、緩解緊張狀態、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有益影響。
第二,珍惜生命,在自身難以克服的情況出現時,懂得尋求幫助和支持,包括同學、老師、班主任、輔導員等身邊社會資源,同時根據危機情況性質的不同還可以向校園保衛處、心理健康中心尋求幫助。真愛生命,懂得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同時尊重他人生命。
財產安全
第一,要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其一要有戒備心理。針對個人信息有意識的保護,不能隨意泄露。其二個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產物歸整,妥善保管。如身份證和銀行卡分離存放等。其三儲備社會詐騙識別的知識,增強自我辨別能力。
第二,財物損失,要及時報告保衛處或公安機關。其一,要及時報案。發現寢室門被撬,抽屜、箱子的鎖被撬壞或被翻動,則很可能盜竊分子已來光顧,應立即向學校保衛部門報告,并告知院系輔導員或領導。其二,注意保護好現場。犯罪現場是判斷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和真實反映犯罪人客觀情況的基礎。偵察人員才有可能發現犯罪分子遺留下的手印、腳印等犯罪過程中留下的痕跡和物品,而這些正是揭露和證實犯罪分子的有力證據。其三,如若發現存折、儲蓄卡被盜,應帶上有效證件到銀行等機構辦理掛失手續。若匯款單被盜,為防止盜賊冒名領取應盡快先用電話掛失。并及時到投遞郵局掛失。其四,積極向負責偵察破案的公安保衛人員提供情況,反映線索,協助破案。
網絡安全
第一,要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其一要有戒備心理。針對網絡上的信息有辨別真偽的意識,不輕易相信網絡信息。其二個人養成良好上網習慣,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影響正常生活學習,遇事多與身邊的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第二,不能盲目輕信網絡信息。通過qq、微信等網絡渠道接收的信息,不盲目輕信。自己覺得分析不清要及時向輔導員、身邊同學求助。
第三,遇到網絡詐騙,要及時報告保衛處或公安機關。其一,要及時報案。當遇上網絡詐騙,應立即向學校保衛部門報告,并告知院系輔導員或領導。其二,不因小利或貪圖便宜參與不良網絡活動。
用法
作為一名大學生
我們不但要從課本
學習一些法律知識
還要從各個途徑
吸取一些法律知識
來武裝自從己的頭腦
懂得法律的效用
切身保護自己利益不受侵犯
用法治觀念的思想
來嚴格要求自我
做到不違法,不犯法,不越法
現今
法律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在知識與能力權衡的情況下
加強法制學習
有助于我們提高個人思想意識
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
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裝備智造學院